冬至的日記(通用24篇)
已到了一天的末尾,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觸的事情吧,讓我們今天做個總結,寫一篇日記吧。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結構喔!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冬至的日記,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冬至的日記 篇1
今天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冬至,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傷耳朵沒人管”。大家都應該知道冬至的來歷吧,那是醫圣張仲景為了救助受難的人們,發明的“祛寒嬌耳湯”,后來演變成的一道美食,也叫餃子、扁食。
我是最愛吃餃子了,受霧霾天氣影響,學校放假兩天,我就幫奶奶、媽媽一起包餃子。奶奶做好了餃子餡,媽媽和好了面,我就挽起袖子等著開工了。今天我的任務就是搟餃子皮,別看我人小,干起活來一點也不馬虎呢!媽媽幫我把面做成一個個小小的面團,讓我拿著搟面杖順著一個方向轉圈,把小面團推開。剛開始我沒掌握方法,用力太猛,推開后的面團直接粘到了搟面杖上,媽媽趕緊抓了點面粉,讓我不要太用力,我輕輕一推,沒想到就推開了,我把面團搟成圓圓的面片,媽媽和奶奶就開始包餃子了。
這是我第一次動手搟皮,看著乖乖的小面團到我這里,都像狗皮膏藥似的緊緊地粘住搟面杖,我照著媽媽說的方法,輕一點,用點干面粉,熟能生巧,真沒想到,一會兒功夫我就搟出這么多餃子皮了。奶奶和媽媽都夸我學的快,說以后吃餃子多了一個搟皮的。我告訴媽媽,下次我還要學包餃子呢!奶奶和媽媽開心地笑了,我也笑了。不一會兒,我們的餃子就好了,吃著自己動手做的餃子,味道美,心里更美!
冬至的日記 篇2
陜西有諺語:“冬至大如年,先生不放(假)不給錢。冬至大似節,東家不放(工)不肯歇!本褪钦f,冬至像過年一樣重要,學生、長短工都給享受假期。
過去為人傭工扛活的,習慣在冬至節與東家結算工錢,準備回家。東家按傳統要設宴招待伙計,并且相互商議下一年的事宜。今天,一些農村個體戶企業,還保留此俗,在冬至節設宴共飲。
南方也一樣!秴侵袣q時雜記》載:“冬至大如年,郡人最重冬至節!倍燎耙惶,親朋好友互相贈送食物,稱為“冬至盤”。這天晚上人們設宴飲“節酒”過冬至夜。
潮汕地區民諺云:“冬節沒返沒祖宗!币馑际峭獬龅娜,到冬至這一天無論如何要趕回家敬拜祖宗,否則就是沒有祖家觀念。
冬至大如年的另一個表現就是祭祖。河北《深澤縣志》記載:“冬至,祀先,拜尊長,如元旦儀!币馑际钦f,冬至祭祖、拜謁尊長,要像過元旦一樣舉行隆重的儀式。
這是北方,南方如泉州習俗,冬至出門在外者,都盡可能回鄉過節謁祖。祭祖儀式與清明節祭祖,合稱春冬二祭,十分嚴格,參加者虔誠之至。
在安徽桐城,冬至節上祖墳燒紙錢祭祖,并在這天修墳整墓。在上海金山,冬至這一天過去有落葬、燒小孩棺材之俗,今則演變為骨灰盒落葬等。杭州、湖州也都要掃墓。
冬至的日記 篇3
下班時候弟弟從辦公室打來電話說,冬至怎么過,他正在辦公室看看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我說約好朋友一起聚一下,吃盤餃子。他說好好,說早上想到父親離開已經9周年,感嘆時光易逝,光陰易去。我說這都一樣的,父親離開已經10個年頭,我們都已虛度10歲。他說可惜父母沒有享受到他成長的福分,我說我們的父母是無私楷模,他們是看我們生活工作都走上正軌,所以才快速離開想讓我們輕裝前進的。
弟弟說是的啊,只是太遺憾了。
誰說不遺憾呢?人生全部歷程就是兩個字,遺憾。
冬至有什么遺憾嗎?
當然,如果沒有遺憾就沒有我們共同的感嘆,就沒有父親的病重、母親的耽誤,就沒有這么多傷感了。
如果沒有遺憾,就沒有反省也沒有教訓,沒有感慨也沒有頓悟了。蜜里的人,哪有甘甜?溫室里的人,哪知道冬天的寒與期盼的暖!
冬至,我站在戈壁小城一隅里仰望藍天,暢望遠方,我聽到微信里叮咚叮咚的全是問候,心里一擁而起的暖流立刻把寒風利刃雕刻在臉上的皸裂撫慰得平展展、光閃閃。
此刻,面對冬至,我不再彷徨,信心滿滿。
冬至的日記 篇4
如同炎熱的時候最想清涼,寒冷的時候最容易思念溫暖。即便冬不像冬,仍然是冬,還是寒與冷統治的世界。如果拿北方寒冷的凜冽與南方寒冷的溫潤讓我選擇,我還是選我的凜冽而不愿意與溫潤為伍。每回與浙江的南寧的成都的人們說冬天,他們都說冷得不好受,而我當然會自得一下我們的暖氣,我們的藍天與空氣。
是的,如果要炫耀的話,只有藍天空氣了。每天看到霧霾,除了堵,還是堵;叵胍粋月前在京冀地區出差,真是冒著生命危險!所以在石家莊辦完事的次日就登車返回,不是想家心切,而是逃出“災區”急迫。西北荒涼,西北落后,便留下了干燥和比較干凈的空氣。住在連霧都見不到的地方,如果不是親臨其境,是無法想象霧霾之重的。顯然,盲目發展帶來的副作用來得快了些,而偏僻地方留下的潔凈空間也有限。我們附近一些城鎮冬天的污染指標,也冉冉升起,令人揪心。
“環球同此涼熱”的話已經有些過時。環球應當“同此”的事情早已經失去了協調步伐,涼熱或成熱涼、或者溫吞、或者麻木得沒有任何反應。用老觀念、老經驗已經無法度量世間事情。
當止不止,當行不行,便是不懂時事。
冬至的日記 篇5
今天是冬至,下午放學等我回來,我和媽媽包餃子。
餃子一會就包完了,我和媽媽累得滿頭大汗。然后就開始吃餃子,吃了餃子,又吃了紅燒魚塊,哎喲好好吃!不過就是刺太多了。
吃完了我就做作業,有一題我不會,媽媽就給我講了講,我就會了,作業很快做完了。
時間還早,我就教爸爸媽媽畫畫。我先畫,爸爸媽媽比著畫。最后爸爸得了98分,媽媽得了99分。為什么沒有100分,我就著急了,我決定等放假的時候我天天教他們畫畫,不知道他們受了受不了?
今天真是有意義的一天!
媽媽的話:聽了兒子的話,我好慚愧,他還怕我們受不了。我們什么時候想過孩子受了受不了!兒子,以后我們會尊重你的,什么事你自己說了算!孩子這一周做作業已經基本會自己檢查了。心里覺得這游戲激勵法要換一換了。
快樂小蘋果給我的建議是讓孩子做老師,我就試一試吧!今晚我對孩子說;“你做得真好!獎勵你當爸爸媽媽的畫畫老師吧!睕]想到孩子很樂意看著兒子認真教我們的樣子,心里覺得用這個法子真好,就用它慢慢代替電腦游戲也行。在此謝謝快樂小蘋果了!
冬至的日記 篇6
今天,是我們老家(福建莆田)掃墓的日子。俗稱“冬至節”,“冬至節”里,農家團聚搓丸籽、吃丸籽,故我們都稱“冬至丸”——此節有團圓之義和祭祖等習俗。
每年,處頭打工的人兒,一般這時都會趕回家,上山掃墓,祭祀祖先,行孝禮。
這是莆田人一年節日里很重要的一個節,有“小過年”之稱。
我在山東,今天天冷,在宿舍自己也煮上一碗“冬至丸”,吃上一回
——權當思念家鄉吧。
在老家莆田,冬至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搓湯圓,還擺上貢品,祈求團圓平安。這一獨特的民間習俗一直延襲至今。
冬至節的前一夜,按照莆仙民間風俗,廳堂上點亮了紅蠟燭,祖先神位前的晾箔上裝紅福橘。
并插上一支”三春”(福祿壽紙花),一同供奉在桌上的,還有用紅紙封著的10雙筷子,以及一排生姜和一塊板糖。
這些供奉的物品都有著美好的寓意:
——供筷子,表示一家團圓;
——供生姜,表示家庭紅火興旺;
——供板糖,表示生活甜美幸福。
吃完晚飯,全家男女老少便圍聚在亮堂堂的大廳中,熱熱鬧鬧地搓丸子。
丸子搓好后,要點著夜明燈,把丸子、生姜、板糖、紅筷子等一起擺在廚房灶公前過夜。
冬至節一大早,把丸子放進鍋里煮熟,再拌上白糖,就可以吃了。有的人家在煮丸子時,還適量切幾片生姜和少量板糖放進鍋里,吃起來更有一番滋味。
冬至節早上吃了丸子后,全家人便帶著煮熟的丸子、水果等祭品,上山掃墓,祭祀祖先。
冬至的日記 篇7
聽爸爸說,買祭祀品要去人少僻靜的小店。我獨自走在小道上,兩只放在口袋里的手緊緊地攥著兜布,滲出了細細的汗。冬至的夜顯得格外的黑,店鋪基本上都早早的關了門。走了很久,一道暖黃色的光映入眼簾,一家破舊的菜市場中門前整齊有序的擺列著各種祭祀品。
賣家是位四十左右的中年婦女,很貼心的為我準備了紅色的袋子,并介紹羅列著的金銀財寶。這里是金光閃閃,最受歡迎的金元寶,那里是財源廣進,意義深遠的長銀條。她細心告訴我祭祀的步驟——先把名字寫在紅袋子上,再在周圍散一點紙錢,最后就著燃著的火星把紅袋子從底部燒起。這樣紙錢燒了,別人家不會搶。
我在心底記下步驟,謝過她便離開了。一路上,陸陸續續有人開始燒紙,嘴里念念有詞。三五成群,也有一個人。人們佇立著,安靜的看著火苗,嘴里念念有詞,時不時用小棍將即將暗淡下去的火苗撥地更旺。那明亮的火焰伴隨著裊裊青煙既有淡淡的傷感,也是對已故先人一種深深的緬懷。
我按照心里記下的步驟將祭祀做完,又把灰燼整理在一起。并在心里祈愿——家人健康平安。我想太太能夠聽到我的聲音,我也會為了整個家族的興旺而更加奮發努力。
冬至,是一年最冷的時候。死者已矣,活著,要懂得珍惜。
冬至的日記 篇8
今天是冬至,到了夜晚,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做湯圓。待奶奶和好面團,我便洗凈手,扎好圍裙,一切準備就緒,只等奶奶一聲令下,馬上開工。
可以開始了。我從面團上掰下一塊,分成兩半,左手和右手分別一個,然后捏勻,放在手掌中不斷旋轉。不一會兒,兩個湯圓就“誕生”了。弟弟也想效仿我的辦法。于是,他專心致志地注意我的動作,邊看邊學。剛開始還很順利,可就在這最后一個環節,麻煩卻來了,弟弟居然將兩個未成形的湯圓揉成一團。唉,真是失敗!幾經努力,弟弟仍然沒有成功一次。弟弟終于放棄了,開始采用最原始最簡單的方法,一個一個搓。
在完成大半的時候,弟弟不耐煩了,老是重復著系列的動作,多無聊!于是,他突發奇想,拿起一大塊面團,捏著一只小豬的模樣,他真是把面團當作橡皮泥了,乍一看,嘿,還蠻像的。沒想到我不經意地一夸,弟弟馬上像喝了興奮藥似的,備受鼓舞,轉眼間,就完成了一部“巨作”,幾顆星星。
這時,奶奶來了,她看到弟弟的“巨作”。氣不打一處來,馬上把那些“巨作”捏碎,扔進盆里,還拿出一塊紫薯泥,加入開水,和面團混雜在一起,然后擠壓,翻過來,再捏,面團在奶奶的手里像個聽話的小寶寶,任由奶奶擺布。幾次重復后,一塊淡紫色的面團就展現在我們面前。掰開一看,嘿,白底,幾道紫色條紋彎彎曲曲地纏繞在一起,好看極了。
我頓時來了興趣,馬上加入新一輪的“工作”——做湯圓。
冬至的日記 篇9
今天是冬至,外面呼呼的刮著大風,天空還夾雜著雪,這樣的天氣真想賴在床上不起來,無奈,今天我要學素描,我還是硬著頭皮起了床。
從家里到學校要坐好長時間的車,顛簸了一路,終于到了學校。外面的風呼呼地刮著,像一只猛獸張著大嗓門猛烈地嚎叫著,天上的雪鋪天蓋地而來。雖然屋里還開了暖氣,可我看著這樣的天氣就覺得冷。一直到了放學,雪絲毫沒有停的跡象,我哈著白氣到了車站,這不,我倒霉的時刻就來了。
今天的'122路車不知道怎么搞的,左等右等也不見影,我跺著腳,搓著手,縮著脖子,急得像一只熱鍋上的螞蟻。風雪就像故意與我作對似的,越下越猛,風吹在身上與鞭抽一樣疼,等了將近一個小時,我干脆向家跑了起來,但是家離學校實在是太遠了,不一會我就把這一念頭斷了,我靈機一動,向路邊一位大叔借了手機,往家里打了個電話,媽媽讓我“打的”回來,我剛要攔住一輛出租車,就看見122路車正向我駛來,我真是又恨又高興,上了車,回了家。
人們都說今年的冬至“瑞雪兆豐年”可對我來說,今天糟透了。
冬至的日記 篇10
今天是冬至,風霜已來過幾個晚上,但是,我們來到一個小伙伴的家里,卻發現這個小院仿佛春天已經到來。
一進小院,頓時驚呆,“冬色滿園關不住!”這個季節,居然有那么鮮艷美麗的花關在這個院子里。我們趕快跑到花壇邊上,各自忙著抓拍了;▋焊傁乳_放!只見粉白的梅花,橙色紅邊的玫瑰,紅橙黃組合的月季,朵朵都是千層的花瓣,因為陽光的照耀,花瓣有過渡的顏色,更顯多姿,就像是穿著各種舞服的小公主,在綠葉的陪伴下,參加比舞大賽呢。樹葡萄已結過一季,繼續盛開花朵,別家的“樹葡萄”都長得高高大大的,在這里,我們看到的像是幼兒園的小朋友一樣高的小樹,居然開花結果了,這可是培植的結果吧。茶花、伽藍正含苞欲放,等著接班。橢圓的金桔、渾圓的橘子,金黃金黃的,讓人總想摘一個嘗嘗味道。再看看四周,還有太陽花、百日菊、格;、三角梅,在這小院子的周圍嵌上了彩色的畫框。如此色彩斑斕的小院,讓人不想離開,喝一杯清茶,在這花意正濃的地方,如此愜意!
冬至的一天,是如此的美好!
冬至的日記 篇11
隨著放學的音樂聲響起,我背著書包像一只歡蹦亂跳的小兔子躥出了校門。
回到家,剛休息了一會兒,爸爸媽媽就回來了,我看見媽媽手里提著一包餃子,我接過餃子問媽媽:“這些餃子是今天吃的嗎?”媽媽說:“是的”,我大呼:“Very Good”,我又問媽媽:“今天為什么要吃餃子呀?”媽媽邊忙邊說:“因為,今天是冬至節呀!每到冬至節,北方有吃餃子,南方有吃湯圓的習俗,”媽媽說著就開始煮餃子了,不一會兒,餃子就熟了,我伸長腦袋往鍋里看了看,一個個餃子漂在鍋里,像元寶一樣,媽媽把煮好的餃子盛到碗里,我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我和爸爸媽媽比賽誰吃的餃子多,最后一統計,我吃了九個餃子,媽媽吃了七個餃子,爸爸吃得最多,一共吃了十七個餃子,真是個一級“大胃王”,我和爸爸的肚子鼓得像皮球一樣。吃完了餃子,我還查了資料,一查資料才知道,冬至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冬至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長,冬至后面是小、大寒,冬至有的地方還有祭祖的習俗,過了冬至這一天,白天就會越來越長了。
今天我吃了可口的餃子,還了解了二十四個節氣中的冬至,我又長知識了!
冬至的日記 篇12
今天早上,我剛剛走下樓梯,就聽見奶奶對媽媽說道:“要過冬至節了,得要吃糯米飯,今天一定要早點回家!”。
冬至節?我心里一陣納悶,有這個節日嗎?冬至只不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呀,難道它也有個節?真是稀奇!這是怎么回事?我連忙問奶奶,奶奶回答說:“孩子啊,難道你不知道?冬至節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是從冬季到夏季的一條明顯的分界線,要吃糯米飯,就是因為怕晚上肚子餓了,所以要多吃點,特別是像你這樣的人!”“哦。原來是這樣!”我若有所思,停!奶奶話中有話,竟然說我胖!我氣極了,腮幫子鼓鼓的,滿臉通紅。
來到學校,為了迎接冬至。我班也舉辦了迎冬至的活動。
同學們對這次包湯圓活動的興致都很高,來到實訓室,大家就分工明確,忙的不亦樂乎。同學們用水磨糯米粉揉成團,剩下的同學就拿出老師事先調好的三種餡料開始包湯圓和煮湯圓。
過同學們的相互配合和老師在一旁的教導,同學們精心包制的湯圓終于下鍋煮了。我們每個人都都嘗到了自己親手包制的“戰利品”,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我們班的同學在分享美味時,當然也不會忘記任課老師們。課代表們給每位任課老師也帶去了甜蜜滑膩、裝滿我們滿滿祝福之意的湯圓。
原來冬至節也這么有意思,哈哈,我又學到知識了。
冬至的日記 篇13
今天是冬至,冬至是我們的傳統節日,每個地方的習俗是不一樣的,有的是包餃子,有的是做冬至圓。外面寒氣徹骨。我家里卻溫暖如春,洋溢著節日的喜慶氣氛。
“吃了湯圓大一歲”。晚上要吃湯圓了,這是冬至的傳統習俗,而且媽媽又特赦,批準我和表妹、表弟可以一起搓湯圓。我們高興得在大廳里歡呼雀躍。
只見媽媽先打來幾勺白花花的湯圓粉,接著加了些溫水與湯圓粉一起用力和面,把湯圓和成了一團。我用手一捏,覺得它像橡皮泥,又像棉花糖,軟滑有彈性。我們照著媽媽和奶奶的樣子,有模有樣地揪些小面團,先把小面團搓成一長條,接著把長條分成寸長的一段段,然后拿起一小段放在手掌心,兩手輕輕揉搓,一個小圓子的湯圓就誕生了。
水開了,我們把一個個潔白的小圓子放進鍋里,一個個湯圓像愛睡的小娃娃靜靜地躺在鍋底。不一會兒,水又開了,湯圓像一個個打著哈欠、調皮小的娃娃慢慢地浮起來。媽媽連忙把火力關小,個個湯圓在鍋里不斷地翻滾著。又過了一會兒,湯圓皮軟了,熟了。
在冬至,天氣變得更冷,而人們的心卻會走得更近。心與心的溫暖,讓整個冬季從冬至開始溫馨。所以,我喜歡冬至。在冬至,我們收獲得很多,同時,我們也收獲了一份等待,等待春天的到來。
冬至的日記 篇14
我問爺爺“為什么現在每個超市都買綠色的酒?”爺爺告訴我說:“這是中國的傳統習慣,冬至要喝冬釀酒!蔽矣謫枲敔敚骸笆裁词嵌?”
爺爺說:“冬至是我國天文學家測算出來的24個節氣中的一個,它的意思就是表示一年之中太陽離地球最遠的一天,所以這一天白天特別短,黑夜特別長!甭犃藸敔數脑捨医K于明白了什么是冬至,我好開心啊。
冬至的日記 篇15
今天是冬至,媽媽說:“冬至是二十四節氣里最后的節氣,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
今天媽媽包餃子,我問媽媽為什么吃餃子,媽媽笑著說:“冬至不吃餃子,耳朵會凍掉的!蔽也拢阂欢ㄊ秋溩拥男螤钕穸,又熱乎乎的,吃了餃子耳朵就不冷了。我可不想耳朵被凍掉,所以我要多吃點。
冬至的日記 篇16
昨天,是冬至,冬至我是這樣過的:
那天,早上起來,媽媽就把三個剩余的手抓餅給我、爸爸和她自己,吃完后,爸爸就去買冬釀酒和鹵菜了。買完鹵菜,吃完中飯。開始吃晚飯,晚飯前,爸爸特意給我用微波爐轉了一碗冬釀酒,放在桌上。哇!冬釀酒里有桂花,香氣撲鼻,冬釀酒色澤金黃,我嘗了一口,啊!甜甜的。我迫不及待地就把一碗冬釀酒,咕嚕咕嚕,喝下肚了。簡直是人間美味,讓人喝了再想喝。忽然,我聞到一股香氣,一看,原來是香噴噴的鹵菜端上桌了。我馬上開始動筷,開始大吃起來了。
冬至夜的晚飯真好吃!
冬至的日記 篇17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我從小就知道冬至這一天的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昨晚本想著今天早些起來,可起床時天已大亮了。
聽爸爸說,在奶奶家村子一帶,冬至是要祭祖的。我很奇怪,冬至怎么還要祭祖,冬至不是吃餃子的嗎?上網一查,確實是有這樣一種習俗的,唐宋時期,冬至日國家祭天,百姓祭祖,也就是說,這種習俗一直從唐宋沿襲至今。
說起餃子,它最初也是為了紀念張仲景冬至舍嬌耳所留下的。
在周秦時期時,冬至是被人們當作新年過的。其實,人們最初過冬至就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
小小的冬至,蘊含著深厚的中國文化!
冬至的日記 篇18
今天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冬至,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傷耳朵沒人管”。大家都應該知道冬至的來歷吧,那是醫圣張仲景為了救助受難的人們,發明的“祛寒嬌耳湯”,后來演變成的一道美食,也叫餃子、扁食。
我是最愛吃餃子了,受霧霾天氣影響,學校放假兩天,我就幫奶奶、媽媽一起包餃子。奶奶做好了餃子餡,媽媽和好了面,我就挽起袖子等著開工了。今天我的任務就是搟餃子皮,別看我人小,干起活來一點也不馬虎呢!媽媽幫我把面做成一個個小小的面團,讓我拿著搟面杖順著一個方向轉圈,把小面團推開。剛開始我沒掌握方法,用力太猛,推開后的面團直接粘到了搟面杖上,媽媽趕緊抓了點面粉,讓我不要太用力,我輕輕一推,沒想到就推開了,我把面團搟成圓圓的面片,媽媽和奶奶就開始包餃子了。
這是我第一次動手搟皮,看著乖乖的小面團到我這里,都像狗皮膏藥似的緊緊地粘住搟面杖,我照著媽媽說的方法,輕一點,用點干面粉,熟能生巧,真沒想到,一會兒功夫我就搟出這么多餃子皮了。奶奶和媽媽都夸我學的快,說以后吃餃子多了一個搟皮的。我告訴媽媽,下次我還要學包餃子呢!奶奶和媽媽開心地笑了,我也笑了。不一會兒,我們的餃子就好了,吃著自己動手做的餃子,味道美,心里更美!
冬至的日記 篇19
歲寒見冬至,早春接清明,節氣如掛在季節枝桿上的一張張紙條,我是走在季節里的行者,到了冬的驛站,撕下,看它上面寫給我為數不多的話,或是淡淡的無字書。
我嗟嘆流年,在這一時刻安靜地掰著手指,計數自己最大的峰齡。春在一個對話的距離,欲催梅綻,我在花開花殘,無心拾起落紅那刻,看冬至放大成生命的門坎,生活之隔檔。
隨著年關更替,附著生命的歌唱,舉著生活的祈禱,我虔誠地叩拜歲月,并悼念被歲月剪成的清苦,還有被它遺失了的生命!
冬至的日記 篇20
今年的冬至好像比往年更寒冷。一陣風吹來,寒意直接從衣領、袖口鉆到腳底,讓人不禁哆嗦。長大后的冬至,夜里常常是孤單的。
小時候,家里過冬至是我們這些孩子的樂事。冬至前一晚,冬至湯圓會在我們姐妹幾個的搓揉中,一個一個地準備好。冬至那天,母親很早就起來了。她要為我們煮好咸的湯圓,因為我們比較愛吃;然后她要再煮一些甜的湯圓,那是用來敬神祭祖的。等湯圓煮好,母親便會叫醒我們。盡管還是睡眼惺忪,但絲毫不影響我們的食欲,母親總說我們貪吃,卻還是不停地把湯圓盛給我們。母親說,冬至吃湯圓,意味著我們一家會團團圓圓。十歲那年的冬至,我記得大姐缺席了,母親說大姐在外打工,等大姐回來了,再煮湯圓給她吃。
十八歲時,我在外面讀書,沒有趕上放假,冬至就沒回家。同宿舍的同學在一起,大家都想回家吃湯圓,可那是不現實的,于是大家買了鍋和湯圓,偷偷地在宿舍煮湯圓。雖然那湯圓不是家里的味道,可畢竟人多了,冬至也過得很熱鬧。打電話回家,母親說:“等你回來了,我再煮湯圓給你吃!
又過了八年,我已經在廈門的醫院工作了好幾年,也成家了。這期間倒是有回老家,但就是沒在冬至回去過,畢竟冬至不是國家法定節假日,我們也不會特意請假回老家。今年冬至碰巧輪到我值夜班,穿了幾件毛衣仍然覺得寒冷;夜深人靜,肚子里的寶寶偶爾會動一下,我突然十分想念父母親。病房十分安靜,只要聽到病人的心電監護儀發出警報聲,我的心跳感覺就漏掉了一拍。許是托肚子里寶寶的福,冬至夜,每一位患者都很順利地和“周公”“約會”了,而我也能順利地完成夜班的工作。
當天邊露出魚肚白時,我想,明年的冬至,我一定要請個假,回去看望我的父母親—不!我應該上完夜班就回去。
冬至的日記 篇21
今天,早上媽媽說今天是冬至,冬至是24個節氣里面倒數第三個,冬至還是24個節氣里面最冷的一個節氣。是要包餃子吃的,媽媽給我包了我最愛吃的餃子。
我吃了五個,是肉、韭菜,還有青耳和海米陷的,很香的,吃完就去那個姐姐家做作業。玩好一會兒,媽媽叫我回家,可是我還是玩了一會兒。作業做的不夠理想,快考試了。不能光玩了,加油!跳繩繼續。媽媽說很棒。努力吧。加油!
冬至的日記 篇22
冬至大如年,每家每戶都要舉行拜祖宗的儀式。
今天上午,奶奶準備好飯菜、香燭、冥紙……,爺爺點上蠟燭和香,就開始拜祖宗了。首先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最后是我,我們依次拜過。最后爸爸帶我去門外燒冥紙……冬至是一個節氣,也是我們中國人集體紀念祖先的日子。
冬至的日記 篇23
昨天學校舉行了“回歸傳統節,感受冬至日”主題活動。這個活動是為了讓我們感受一下冬至日的快樂。
昨天中午,還沒到一點三十分,教室里已人聲鼎沸。同學們到了教室,就按捺不住激動,歡快地叫了起來。時間過得像一只只飛鳥,一瞬間就到了寫字課。老師同學也帶著自己的工具來了。同學們先去洗一洗自己的小手,再來搓湯圓,捏小動物。每一個人都在教室門口進進出出,忙忙碌碌的。就連老師也在幫忙,她們真辛苦。同學在自己的座位上認真地捏了起來。有的同學眉開眼笑,有的同學專心致志,有的同學左顧右盼,東張西望,到處想學一學別人的經驗。
過了一會,老師叫我們燒水,因為何立豐同學沒帶鍋蓋,我們等了好久好久,水終于燒開了。我們把湯圓放進鍋里煮,十幾雙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湯圓一上一下地跳動著。等到煮熟了,每個同學像小饞貓似的一擁而上,一只只沾著xx的小手拿著碗向老師走去。我們小組一共吃了6包湯圓。
希望明年的冬至日快快到來。
冬至的日記 篇24
該來的總會到來。該去的總會離開。
宇宙的平衡,世間的中和,人生的不偏不倚,都在冬至這天最后那一秒呈現。是的,當把這一刻凝固、延遲、顯微并放慢鏡頭播放的時候就能看到,它處于一年最微妙的時刻,這一刻它實現了由長變短與由短變長的交換,這一刻它實現了陽生陰亡的轉換,這一刻它金雞獨立于平衡中點、表現出最美的容姿達到至純至善的和諧交集。
想什么重要嗎?重要之處是如何理解世界、認識現實、和悅生活、調整態度;不重要則是因為無論如何理解、認識,抑或無論怎樣的態度都改變不了客觀現實,不能阻攔來的與去的、讓你快樂的或者叫你沮喪的、引你輝煌的或者誘惑你貪婪敗落的。
態度決定客觀世界。良好的、正面的、坦然的心態可以看到更多好的、美的、善的東西因而能夠更好地溶入世界;負面的、局促的、惡毒的心態決定了看到的一切都是黑暗的、污濁的、腐爛的因而自絕于社會進步發展的正常軌道。偏離軌道,只有下軌或者停頓,不會有其他選擇。
世界決定態度。每個人應該有兩個世界。一個是精神世界,既所謂態度決定世界的那個世界;另一個是物質客觀世界,既我們存在的環境。某種環境中會有某種環境中產生的意識,當這種意識作用于生活的時候,便是世界決定我們態度的時候了。
【冬至的日記(通用24篇)】相關文章:
冬至的日記通用9篇02-01
冬至的日記(通用13篇)02-01
冬至的日記通用13篇01-31
【精】冬至的日記01-15
【熱門】冬至的日記01-14
【熱】冬至的日記01-14
冬至的日記【熱】01-14
冬至的日記【熱門】01-14
【推薦】冬至的日記01-13
【薦】冬至的日記01-13